進入新建成的糧食烘干中心,更像是走進一個環境整潔的工廠車間,四臺十米高的循環式谷物干燥機一字擺開,兩旁依次是熱風爐和清糧機,再加上除塵、輸送等設備,組成了一條現代化糧食烘干作業流水線。只見整條流水線上只有一名工人在操作,四臺烘干機里裝滿了正在烘干的稻谷,醒目的電子顯示屏上跳動著糧食的即時水分。在另一邊倉房,已烘干完成的稻谷正通過裝糧輸送機輸送到整裝待發的散裝散卸運糧車上。大約再過半個小時,這些糧食就會靜靜地“躺”在三公里之外的縣中心糧庫的倉房里。“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如果沒有這些烘干機,收割進來的新糧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發熱發霉。”望著窗外的大雨,農場主高躍平深有感觸地說。
三年前,為解決稻谷收割后曬干難題,高躍平投資35萬余元購入2臺稻谷烘干機,成為全縣首位購置糧食烘干機的農民。在嘗到烘干機的甜頭后,老高今年又咬咬牙再投入100余萬,新建了我縣首家規模化農戶糧食烘干中心。今年上半年,老高到江蘇、安徽等地選購先進適用的設備,并邀請農機專家對設備進行優化組合,經過多次調試,一條高效節能、自動化程度高的烘干流水線終于在早稻收割季節投入使用。“這條烘干作業流水線批烘干能力可達40噸以上,可以基本滿足農場稻谷烘干需求,而且還能節省不少能耗和人工支出。”高躍平高興地說。